光明眼科網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光明眼科網 >> 眼科百科知識 >> 眼部疾病保健 >> 關注兒童眼發育眼保健

關注兒童眼發育眼保健

  寶寶的眼睛一直在發育,年齡不同,媽媽保護寶寶眼睛的方式也不同。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眼部保健重點。

  人眼作為一個重要的感覺器官,具有特殊的結構與功能,人類近90%的外界信息是通過視覺獲得的。嬰幼兒,正處於眼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保護好他們的眼睛,就顯得尤為重要。

  嬰幼兒眼的生長發育過程

  嬰幼兒眼的生長發育不是從出生後才開始,而是從母親懷孕的第一天起即開始了生長發育的全過程,因此它是人類最早生長發育的器官之一。在出生前的漫長時期中,眼睛受傷害的機會很多,如孕婦妊娠期患病,接觸有毒物質或生活不正常等,均有可能影響胎兒眼的正常生長發育。

  同時,人眼又是人體生長發育最快的器官,與人腦組織生長速度相近。在快速生長的過程中,又具有階段性。自出生到3歲,主要完成眼的結構發育,而4~13歲間,基本完成眼功能的發育。在多種內外因素的作用下,兒童眼生長發育有很大的易變性,包括生理性改變和病理性改變,而這些變化中最主要的是屈光系統的變化,這就造成了眼的可塑性。其發展規律是從生長早期的遠視眼開始,隨著人體發育過程的完成而逐步達到視力發育正常。

  新生兒已經有了光覺,如果你用手電光突然照新生兒的眼睛,他會皺眉、閉眼,如果在睡眠狀態,光刺激可使他扭動身體,甚至覺醒;嬰兒在4~8周時可有保護性瞬目反射,即如果有物體突然出現在眼前時,他會閉目躲避;到2~3個月時表現為有注視能力,可用眼睛追隨一個移動的目標;4~5個月時可識別物體的形狀、顏色、認識母親;1歲~1歲半時可有不完全集合功能,即隨著眼前一個目標由遠而近,雙眼可隨之向中間旋轉;2歲時視力可達0.5;3歲時可達0.7;4歲0.8;5歲時大多能達到1.0。

  不同成長階段,不同的眼保健重點

  由於兒童眼發育具有發育早、生長快、變化大的特點,且具有階段性,因此,在不同發育時期,應有重點地關注兒童眼發育和眼保健的不同問題。

  胎兒期:母親要避免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

  自母親懷孕起,就應該盡量避免可能受到的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如宮內感染、母親患妊娠中毒症、不適當使用藥物、接觸毒物和射線等等。並應進行遺傳性眼病的咨詢。

關注兒童眼發育眼保健

  新生兒期(出生至28天):盡早發現眼睛發育的先天異常

  應注意雙眼的大小、外形、位置、運動、色澤等,盡早發現先天異常,並應防治源於產道的感染性眼病。

  嬰兒期(1個月至1歲):應注意避免外界不良因素對眼的影響。

  1、防止眼內斜:如大多數父母經常喜歡在小嬰兒的床欄中間系一根繩,上面懸掛一些可愛的小玩具,逗引孩子追著看。如果經常這樣做,孩子的眼睛較長時間地向中間旋轉,就有可能發展成內斜視,也就是俗稱的“斗雞眼”。正確的方法是把玩具懸掛在圍欄的周圍,並經常更換玩具的位置。

  2、預防眼內異物:由於小嬰兒的瞬目反射尚不健全,此時應特別注意預防眼內異物。如刮風天外出,應在小兒臉上蒙上紗巾;掃床時將小兒抱開,以免風沙或掃帚、涼席上的小毛刺進入眼內。由於小嬰兒大部分時間在睡覺,眼內有異物也難於發現,若繼發感染,有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3、勿遮擋眼睛:由於嬰兒期是小兒視覺發育最敏感的時期,如果有一只眼睛被遮擋幾天時間,就有可能造成被遮蓋眼永久性的視力異常,因此,如果小兒某眼患病,也一定不要隨意遮蓋。

  4、假性內斜視不必緊張:有的父母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寶寶雙眼都向中間對,而到醫院檢查,醫生卻說不斜。這可能是醫學上講的內眦贅皮,也叫假性內斜視。這是由於人們習慣於根據黑眼球兩側眼白暴露得是否對稱,來判斷眼球是否正位。當有的孩子鼻梁較平,在內眼角處有一個皮瓣(內眦贅皮)時,會擋住部分鼻側的眼白,這樣一來,當孩子側視時,一側的眼睛就好像向中間斜了。此時只要做一個簡單的檢查,就可以做出判斷。可以用一個聚光手電,距孩子眼前1尺左右,將光照在兩眼中間的鼻梁根部,囑孩子盯著手電看。此時在兩眼的黑眼球上就會有反光點,如反光點位於黑眼球的中央,眼睛就沒有斜視。如果眼位是偏斜的,反光點就會偏向黑眼球的邊緣。此項檢查應反復多次,以得到較為確定的結論。

  幼兒期(1~3歲):活動增多,謹防眼外傷

  1、防止扎傷、燒傷和異物損傷: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活動范圍越來越大,並在此期間學會了奔跑。所以眼外傷的預防就顯得尤為重要。應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如不要拿著鉛筆、筷子等尖物猛跑,以免摔倒時尖物扎傷眼睛。家裡人在使用強酸、強鹼等洗滌劑時,要讓孩子避開,以免液體濺到孩子眼中,造成化學燒傷。如果發生燒傷應立即用清水徹底清洗,然後去醫院做進一步處理。如果眼內進了灰塵等異物,可讓孩子輕輕閉眼,靠眼淚將其沖出,如異物是在白眼球表面,可用消毒棉棒將其沾出,切忌用不干淨的手帕去擦,因為這會造成眼球表面的劃傷和繼發感染。如果異物是在黑眼球表面,則應到醫院請眼科醫生幫助取出。

  2、若確診為斜視應積極治療: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孩子的眼位是否正常,如根據上面介紹的方法發現孩子確實有斜視,應及時就診。因為有的斜視是由於孩子眼睛有屈光不正,比如較大度數的遠視眼,使孩子的調節狀態發生異常,出現斜視。這時可以通過及早配戴矯正眼鏡進行治療。而如果經過醫生的診斷,確定為麻痺性斜視的,有可能需要手術治療,也應在醫生指導下,確定手術的最佳時機,而不要延誤治療,使視功能受到影響。

  3、養成良好用眼習慣:這一時期,孩子會比以前有更長時間的看書、畫畫等近距離作業時間,要注意讓孩子從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習慣,坐姿端正,眼睛距書本1尺左右,每次20分鐘為宜。如看電視,應根據房間的大小選擇合適尺寸的電視,人與電視的距離,應在電視5~7倍對角線以外,每次20分鐘左右。

  學齡前期(3~6歲):不宜長時間用眼

  1、勿使眼睛過度疲勞:此時期是眼在一定范圍內,爭取利用結構與功能可塑性的關鍵時期。而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掌握更多的本領,於是在這一時期開始學電腦、鋼琴等的孩子大有人在。而孩子的眼睛尚處於不完善、不穩定的階段,長時間、近距離地用眼,會導致孩子的視力下降和近視眼的發生。因此在對孩子進行早教的同時切不可不顧及孩子的視覺發育。特別要注意限制孩子的近距離作業時間,一般每次不應超過30分鐘。可以經常帶孩子向遠處眺望,引導孩子努力辨認遠處的一個目標,這樣有利於眼部肌肉的放松,預防近視眼的發生。

  2、盡早監測視力發育狀況:此時期的孩子,通過成人的幫助,能很快掌握用國際標准視力表或對數視力表來檢查視力,應盡早開始對兒童視力進行監測。特別是要分別查兩眼的視力,以便發現單眼的視力異常。因為視力不好的一眼常常失去使用機會而發展成為弱視,即使通過配戴合適的矯正眼鏡,視力仍達不到正常,使兒童的視功能,特別是立體視覺受到影響。弱視可以由屈光不正(遠視、近視、散光)、斜視等引起,越早治療,效果越好,一般認為,在6歲以前是最佳治療時機。因此,弱視的早期發現就尤為重要。一般視力檢查應每3~6個月做一次,發現異常及時矯治。有條件的兒童可以在這一階段進行1次散瞳驗光,以便對兒童的眼發育和屈光發展及變化進行有效預測。

  3、預防感染性眼病:在這一時期,應繼續注意幼兒期的所有保健內容。同時,由於孩子與外界接觸的增多,孩子患感染性眼病的機會明顯增多了。如沙眼,在過去的較長時間裡,社會性的流行已大幅度減少,但近幾年又有所增多。特別是在過集體生活的兒童和經常到公共泳池游泳的孩子中間更為普遍。麥粒腫俗稱針眼,是眼睑的急性化膿性炎症,有的孩子反復出現,父母家人平時應注意孩子的全面營養,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普通的結膜炎也較為常見,這些都是通過傳染而得病的。所以,孩子患病時在家庭中也應注意隔離。孩子應有自己專用的毛巾、臉盆,父母在給孩子上眼藥之前、之後都要注意洗手,以免使眼病在家庭中蔓延。教育孩子不要用手揉眼睛。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健康,那麼在關心孩子營養、教育的同時,更要保護好孩子的眼睛。寶寶的眼睛一直在發育,年齡不同,媽媽保護寶寶眼睛的方式也不同。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眼部保健重點。

  人眼作為一個重要的感覺器官,具有特殊的結構與功能,人類近90%的外界信息是通過視覺獲得的。嬰幼兒,正處於眼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保護好他們的眼睛,就顯得尤為重要。

  嬰幼兒眼的生長發育過程

  嬰幼兒眼的生長發育不是從出生後才開始,而是從母親懷孕的第一天起即開始了生長發育的全過程,因此它是人類最早生長發育的器官之一。在出生前的漫長時期中,眼睛受傷害的機會很多,如孕婦妊娠期患病,接觸有毒物質或生活不正常等,均有可能影響胎兒眼的正常生長發育。

  同時,人眼又是人體生長發育最快的器官,與人腦組織生長速度相近。在快速生長的過程中,又具有階段性。自出生到3歲,主要完成眼的結構發育,而4~13歲間,基本完成眼功能的發育。在多種內外因素的作用下,兒童眼生長發育有很大的易變性,包括生理性改變和病理性改變,而這些變化中最主要的是屈光系統的變化,這就造成了眼的可塑性。其發展規律是從生長早期的遠視眼開始,隨著人體發育過程的完成而逐步達到視力發育正常。

  新生兒已經有了光覺,如果你用手電光突然照新生兒的眼睛,他會皺眉、閉眼,如果在睡眠狀態,光刺激可使他扭動身體,甚至覺醒;嬰兒在4~8周時可有保護性瞬目反射,即如果有物體突然出現在眼前時,他會閉目躲避;到2~3個月時表現為有注視能力,可用眼睛追隨一個移動的目標;4~5個月時可識別物體的形狀、顏色、認識母親;1歲~1歲半時可有不完全集合功能,即隨著眼前一個目標由遠而近,雙眼可隨之向中間旋轉;2歲時視力可達0.5;3歲時可達0.7;4歲0.8;5歲時大多能達到1.0。

  不同成長階段,不同的眼保健重點

  由於兒童眼發育具有發育早、生長快、變化大的特點,且具有階段性,因此,在不同發育時期,應有重點地關注兒童眼發育和眼保健的不同問題。

  胎兒期:母親要避免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

  自母親懷孕起,就應該盡量避免可能受到的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如宮內感染、母親患妊娠中毒症、不適當使用藥物、接觸毒物和射線等等。並應進行遺傳性眼病的咨詢。

  新生兒期(出生至28天):盡早發現眼睛發育的先天異常

  應注意雙眼的大小、外形、位置、運動、色澤等,盡早發現先天異常,並應防治源於產道的感染性眼病。

  嬰兒期(1個月至1歲):應注意避免外界不良因素對眼的影響。

  1、防止眼內斜:如大多數父母經常喜歡在小嬰兒的床欄中間系一根繩,上面懸掛一些可愛的小玩具,逗引孩子追著看。如果經常這樣做,孩子的眼睛較長時間地向中間旋轉,就有可能發展成內斜視,也就是俗稱的“斗雞眼”。正確的方法是把玩具懸掛在圍欄的周圍,並經常更換玩具的位置。

  2、預防眼內異物:由於小嬰兒的瞬目反射尚不健全,此時應特別注意預防眼內異物。如刮風天外出,應在小兒臉上蒙上紗巾;掃床時將小兒抱開,以免風沙或掃帚、涼席上的小毛刺進入眼內。由於小嬰兒大部分時間在睡覺,眼內有異物也難於發現,若繼發感染,有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3、勿遮擋眼睛:由於嬰兒期是小兒視覺發育最敏感的時期,如果有一只眼睛被遮擋幾天時間,就有可能造成被遮蓋眼永久性的視力異常,因此,如果小兒某眼患病,也一定不要隨意遮蓋。

  4、假性內斜視不必緊張:有的父母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寶寶雙眼都向中間對,而到醫院檢查,醫生卻說不斜。這可能是醫學上講的內眦贅皮,也叫假性內斜視。這是由於人們習慣於根據黑眼球兩側眼白暴露得是否對稱,來判斷眼球是否正位。當有的孩子鼻梁較平,在內眼角處有一個皮瓣(內眦贅皮)時,會擋住部分鼻側的眼白,這樣一來,當孩子側視時,一側的眼睛就好像向中間斜了。此時只要做一個簡單的檢查,就可以做出判斷。可以用一個聚光手電,距孩子眼前1尺左右,將光照在兩眼中間的鼻梁根部,囑孩子盯著手電看。此時在兩眼的黑眼球上就會有反光點,如反光點位於黑眼球的中央,眼睛就沒有斜視。如果眼位是偏斜的,反光點就會偏向黑眼球的邊緣。此項檢查應反復多次,以得到較為確定的結論。

  幼兒期(1~3歲):活動增多,謹防眼外傷

  1、防止扎傷、燒傷和異物損傷: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活動范圍越來越大,並在此期間學會了奔跑。所以眼外傷的預防就顯得尤為重要。應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如不要拿著鉛筆、筷子等尖物猛跑,以免摔倒時尖物扎傷眼睛。家裡人在使用強酸、強鹼等洗滌劑時,要讓孩子避開,以免液體濺到孩子眼中,造成化學燒傷。如果發生燒傷應立即用清水徹底清洗,然後去醫院做進一步處理。如果眼內進了灰塵等異物,可讓孩子輕輕閉眼,靠眼淚將其沖出,如異物是在白眼球表面,可用消毒棉棒將其沾出,切忌用不干淨的手帕去擦,因為這會造成眼球表面的劃傷和繼發感染。如果異物是在黑眼球表面,則應到醫院請眼科醫生幫助取出。

  2、若確診為斜視應積極治療: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孩子的眼位是否正常,如根據上面介紹的方法發現孩子確實有斜視,應及時就診。因為有的斜視是由於孩子眼睛有屈光不正,比如較大度數的遠視眼,使孩子的調節狀態發生異常,出現斜視。這時可以通過及早配戴矯正眼鏡進行治療。而如果經過醫生的診斷,確定為麻痺性斜視的,有可能需要手術治療,也應在醫生指導下,確定手術的最佳時機,而不要延誤治療,使視功能受到影響。

  3、養成良好用眼習慣:這一時期,孩子會比以前有更長時間的看書、畫畫等近距離作業時間,要注意讓孩子從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習慣,坐姿端正,眼睛距書本1尺左右,每次20分鐘為宜。如看電視,應根據房間的大小選擇合適尺寸的電視,人與電視的距離,應在電視5~7倍對角線以外,每次20分鐘左右。

  學齡前期(3~6歲):不宜長時間用眼

  1、勿使眼睛過度疲勞:此時期是眼在一定范圍內,爭取利用結構與功能可塑性的關鍵時期。而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掌握更多的本領,於是在這一時期開始學電腦、鋼琴等的孩子大有人在。而孩子的眼睛尚處於不完善、不穩定的階段,長時間、近距離地用眼,會導致孩子的視力下降和近視眼的發生。因此在對孩子進行早教的同時切不可不顧及孩子的視覺發育。特別要注意限制孩子的近距離作業時間,一般每次不應超過30分鐘。可以經常帶孩子向遠處眺望,引導孩子努力辨認遠處的一個目標,這樣有利於眼部肌肉的放松,預防近視眼的發生。

  2、盡早監測視力發育狀況:此時期的孩子,通過成人的幫助,能很快掌握用國際標准視力表或對數視力表來檢查視力,應盡早開始對兒童視力進行監測。特別是要分別查兩眼的視力,以便發現單眼的視力異常。因為視力不好的一眼常常失去使用機會而發展成為弱視,即使通過配戴合適的矯正眼鏡,視力仍達不到正常,使兒童的視功能,特別是立體視覺受到影響。弱視可以由屈光不正(遠視、近視、散光)、斜視等引起,越早治療,效果越好,一般認為,在6歲以前是最佳治療時機。因此,弱視的早期發現就尤為重要。一般視力檢查應每3~6個月做一次,發現異常及時矯治。有條件的兒童可以在這一階段進行1次散瞳驗光,以便對兒童的眼發育和屈光發展及變化進行有效預測。

  3、預防感染性眼病:在這一時期,應繼續注意幼兒期的所有保健內容。同時,由於孩子與外界接觸的增多,孩子患感染性眼病的機會明顯增多了。如沙眼,在過去的較長時間裡,社會性的流行已大幅度減少,但近幾年又有所增多。特別是在過集體生活的兒童和經常到公共泳池游泳的孩子中間更為普遍。麥粒腫俗稱針眼,是眼睑的急性化膿性炎症,有的孩子反復出現,父母家人平時應注意孩子的全面營養,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普通的結膜炎也較為常見,這些都是通過傳染而得病的。所以,孩子患病時在家庭中也應注意隔離。孩子應有自己專用的毛巾、臉盆,父母在給孩子上眼藥之前、之後都要注意洗手,以免使眼病在家庭中蔓延。教育孩子不要用手揉眼睛。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健康,那麼在關心孩子營養、教育的同時,更要保護好孩子的眼睛。寶寶的眼睛一直在發育,年齡不同,媽媽保護寶寶眼睛的方式也不同。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眼部保健重點。

  人眼作為一個重要的感覺器官,具有特殊的結構與功能,人類近90%的外界信息是通過視覺獲得的。嬰幼兒,正處於眼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保護好他們的眼睛,就顯得尤為重要。

  嬰幼兒眼的生長發育過程

  嬰幼兒眼的生長發育不是從出生後才開始,而是從母親懷孕的第一天起即開始了生長發育的全過程,因此它是人類最早生長發育的器官之一。在出生前的漫長時期中,眼睛受傷害的機會很多,如孕婦妊娠期患病,接觸有毒物質或生活不正常等,均有可能影響胎兒眼的正常生長發育。

  同時,人眼又是人體生長發育最快的器官,與人腦組織生長速度相近。在快速生長的過程中,又具有階段性。自出生到3歲,主要完成眼的結構發育,而4~13歲間,基本完成眼功能的發育。在多種內外因素的作用下,兒童眼生長發育有很大的易變性,包括生理性改變和病理性改變,而這些變化中最主要的是屈光系統的變化,這就造成了眼的可塑性。其發展規律是從生長早期的遠視眼開始,隨著人體發育過程的完成而逐步達到視力發育正常。新生兒已經有了光覺,如果你用手電光突然照新生兒的眼睛,他會皺眉、閉眼,如果在睡眠狀態,光刺激可使他扭動身體,甚至覺醒;嬰兒在4~8周時可有保護性瞬目反射,即如果有物體突然出現在眼前時,他會閉目躲避;到2~3個月時表現為有注視能力,可用眼睛追隨一個移動的目標;4~5個月時可識別物體的形狀、顏色、認識母親;1歲~1歲半時可有不完全集合功能,即隨著眼前一個目標由遠而近,雙眼可隨之向中間旋轉;2歲時視力可達0.5;3歲時可達0.7;4歲0.8;5歲時大多能達到1.0。

  不同成長階段,不同的眼保健重點

  由於兒童眼發育具有發育早、生長快、變化大的特點,且具有階段性,因此,在不同發育時期,應有重點地關注兒童眼發育和眼保健的不同問題。

  胎兒期:母親要避免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

  自母親懷孕起,就應該盡量避免可能受到的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如宮內感染、母親患妊娠中毒症、不適當使用藥物、接觸毒物和射線等等。並應進行遺傳性眼病的咨詢。

  新生兒期(出生至28天):盡早發現眼睛發育的先天異常應注意雙眼的大小、外形、位置、運動、色澤等,盡早發現先天異常,並應防治源於產道的感染性眼病。

  嬰兒期(1個月至1歲):應注意避免外界不良因素對眼的影響。

  1、防止眼內斜:如大多數父母經常喜歡在小嬰兒的床欄中間系一根繩,上面懸掛一些可愛的小玩具,逗引孩子追著看。如果經常這樣做,孩子的眼睛較長時間地向中間旋轉,就有可能發展成內斜視,也就是俗稱的“斗雞眼”。正確的方法是把玩具懸掛在圍欄的周圍,並經常更換玩具的位置。

  2、預防眼內異物:由於小嬰兒的瞬目反射尚不健全,此時應特別注意預防眼內異物。如刮風天外出,應在小兒臉上蒙上紗巾;掃床時將小兒抱開,以免風沙或掃帚、涼席上的小毛刺進入眼內。由於小嬰兒大部分時間在睡覺,眼內有異物也難於發現,若繼發感染,有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3、勿遮擋眼睛:由於嬰兒期是小兒視覺發育最敏感的時期,如果有一只眼睛被遮擋幾天時間,就有可能造成被遮蓋眼永久性的視力異常,因此,如果小兒某眼患病,也一定不要隨意遮蓋。

  4、假性內斜視不必緊張:有的父母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寶寶雙眼都向中間對,而到醫院檢查,醫生卻說不斜。這可能是醫學上講的內眦贅皮,也叫假性內斜視。這是由於人們習慣於根據黑眼球兩側眼白暴露得是否對稱,來判斷眼球是否正位。當有的孩子鼻梁較平,在內眼角處有一個皮瓣(內眦贅皮)時,會擋住部分鼻側的眼白,這樣一來,當孩子側視時,一側的眼睛就好像向中間斜了。此時只要做一個簡單的檢查,就可以做出判斷。可以用一個聚光手電,距孩子眼前1尺左右,將光照在兩眼中間的鼻梁根部,囑孩子盯著手電看。此時在兩眼的黑眼球上就會有反光點,如反光點位於黑眼球的中央,眼睛就沒有斜視。如果眼位是偏斜的,反光點就會偏向黑眼球的邊緣。此項檢查應反復多次,以得到較為確定的結論。

  幼兒期(1~3歲):活動增多,謹防眼外傷

  1、防止扎傷、燒傷和異物損傷: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活動范圍越來越大,並在此期間學會了奔跑。所以眼外傷的預防就顯得尤為重要。應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如不要拿著鉛筆、筷子等尖物猛跑,以免摔倒時尖物扎傷眼睛。家裡人在使用強酸、強鹼等洗滌劑時,要讓孩子避開,以免液體濺到孩子眼中,造成化學燒傷。如果發生燒傷應立即用清水徹底清洗,然後去醫院做進一步處理。如果眼內進了灰塵等異物,可讓孩子輕輕閉眼,靠眼淚將其沖出,如異物是在白眼球表面,可用消毒棉棒將其沾出,切忌用不干淨的手帕去擦,因為這會造成眼球表面的劃傷和繼發感染。如果異物是在黑眼球表面,則應到醫院請眼科醫生幫助取出。

  2、若確診為斜視應積極治療: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孩子的眼位是否正常,如根據上面介紹的方法發現孩子確實有斜視,應及時就診。因為有的斜視是由於孩子眼睛有屈光不正,比如較大度數的遠視眼,使孩子的調節狀態發生異常,出現斜視。這時可以通過及早配戴矯正眼鏡進行治療。而如果經過醫生的診斷,確定為麻痺性斜視的,有可能需要手術治療,也應在醫生指導下,確定手術的最佳時機,而不要延誤治療,使視功能受到影響。

  3、養成良好用眼習慣:這一時期,孩子會比以前有更長時間的看書、畫畫等近距離作業時間,要注意讓孩子從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習慣,坐姿端正,眼睛距書本1尺左右,每次20分鐘為宜。如看電視,應根據房間的大小選擇合適尺寸的電視,人與電視的距離,應在電視5~7倍對角線以外,每次20分鐘左右。

  學齡前期(3~6歲):不宜長時間用眼

  1、勿使眼睛過度疲勞:此時期是眼在一定范圍內,爭取利用結構與功能可塑性的關鍵時期。而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掌握更多的本領,於是在這一時期開始學電腦、鋼琴等的孩子大有人在。而孩子的眼睛尚處於不完善、不穩定的階段,長時間、近距離地用眼,會導致孩子的視力下降和近視眼的發生。因此在對孩子進行早教的同時切不可不顧及孩子的視覺發育。特別要注意限制孩子的近距離作業時間,一般每次不應超過30分鐘。可以經常帶孩子向遠處眺望,引導孩子努力辨認遠處的一個目標,這樣有利於眼部肌肉的放松,預防近視眼的發生。

  2、盡早監測視力發育狀況:此時期的孩子,通過成人的幫助,能很快掌握用國際標准視力表或對數視力表來檢查視力,應盡早開始對兒童視力進行監測。特別是要分別查兩眼的視力,以便發現單眼的視力異常。因為視力不好的一眼常常失去使用機會而發展成為弱視,即使通過配戴合適的矯正眼鏡,視力仍達不到正常,使兒童的視功能,特別是立體視覺受到影響。弱視可以由屈光不正(遠視、近視、散光)、斜視等引起,越早治療,效果越好,一般認為,在6歲以前是最佳治療時機。因此,弱視的早期發現就尤為重要。一般視力檢查應每3~6個月做一次,發現異常及時矯治。有條件的兒童可以在這一階段進行1次散瞳驗光,以便對兒童的眼發育和屈光發展及變化進行有效預測。

  3、預防感染性眼病:在這一時期,應繼續注意幼兒期的所有保健內容。同時,由於孩子與外界接觸的增多,孩子患感染性眼病的機會明顯增多了。如沙眼,在過去的較長時間裡,社會性的流行已大幅度減少,但近幾年又有所增多。特別是在過集體生活的兒童和經常到公共泳池游泳的孩子中間更為普遍。麥粒腫俗稱針眼,是眼睑的急性化膿性炎症,有的孩子反復出現,父母家人平時應注意孩子的全面營養,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普通的結膜炎也較為常見,這些都是通過傳染而得病的。所以,孩子患病時在家庭中也應注意隔離。孩子應有自己專用的毛巾、臉盆,父母在給孩子上眼藥之前、之後都要注意洗手,以免使眼病在家庭中蔓延。教育孩子不要用手揉眼睛。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健康,那麼在關心孩子營養、教育的同時,更要保護好孩子的眼睛。

白內障 青光眼 斜視與弱視 眼部疲勞健康經驗 關於視力健康經驗 眼部疾病保健 眼部疾病症狀 眼部疾病治療

Copyright © 光明眼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