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老年人易得的眼科疾病主要有三種:白內障、青光眼和黃斑變性。與白內障、青光眼相比,黃斑變性的危害更大,堪稱老年人的“視力殺手”。黃斑變性一般發生於45歲以上人群,原因在於視網膜中心位置的黃斑區細胞老化。黃斑的視覺功能占整個眼球的70%~80%,主要起到精細視覺的作用。如果黃斑發生病變,視力就會嚴重減退。
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的人群中,有16%患有黃斑變性,且隨著年齡的增加,患病率會越來越高。
我們的眼睛就像一部相機,相片要想照得好,鏡頭和底片的質量很關鍵。只有光線通過鏡頭清晰地成像在底片上,才能完美地呈現事物。眼睛的角膜和晶狀體就相當於鏡頭,視網膜就相當於底片。在視網膜中央,有一外觀呈黃色、富含葉黃素的重要區域,被稱為黃斑。在其中央有一凹陷——黃斑中心凹,它是視網膜上視覺最敏銳的部位。
人體黃斑有三大功能,一是感知光亮,即能感覺到明亮;二是感知色彩,五彩缤紛的世界都是通過黃斑來感知的;三是感知形狀,也就是對物體形狀的感知。
隨著年齡增長,視網膜組織會慢慢退化、變薄,引起黃斑功能下降,從而引發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其症狀為:一是看東西時中心有暗點;二是對色彩的敏感度下降;三是看到的物體變形,如過馬路時發現斑馬線變彎,看窗戶時窗框是歪的等。四是不能閱讀,看書讀報比較困難。
老年性黃斑變性的病因尚有爭議,目前認為,與年齡因素、遺傳、黃斑長期慢性的光損傷、代謝、營養、吸煙、環境等因素有關。黃斑變性可以歸為遺傳性疾病,其直系親屬發病率明顯增高。此外,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肥胖、吸煙、飲酒,以及淺色素虹膜、遠視及白內障的患者更易患病。
黃斑變性早期症狀
黃斑變性早期症狀並不明顯,一般難以讓人察覺,如不細心留意,很容易忽視。具體的黃斑變性的早期症狀表現如下:
1、中心視力輕度損害,甚至在相當長時間內保持正常或接近正常。視野可以檢出5~10度中央盤狀比較暗點,用青、黃色視標更易檢出。180度線靜態視野檢查0度兩側各5~10度處視敏感下降。Amsler方格表檢查常為陽性。偶有大視或小視症。
2、視力模糊,中心(固定)暗點,視物變形,物像比真實物體縮小或增大,直線的門窗框架,視為彎曲、傾斜等症狀。隨著黃斑變性逐漸加重,視力越來越差,最終不可逆轉,造成永久性失明。
除此之外,要知道自己有沒有患上黃斑變性,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用專門的表格,是不同的方塊畫的表格,盯著一個點看,看周圍的直線是不是變彎,也可以看書、看報紙,有些字看不清楚,或者看著有點模糊,或者看著有點變形,這就是黃斑變性的初期症狀。
如出現以上所描述的黃斑變性的早期症狀,表明你已經患上此病,最好立刻到醫院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