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九成患者不知道自己有青光眼
在不可恢復的眼科疾病中,青光眼是排名第一的。
目前來講,我國的青光眼就診、治療情況並不樂觀。青光眼中心主任曲勃表示,我國的青光眼的知曉率很低,僅有10%的患者明確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這也就意味著,90%的青光眼患者並不清楚自己患有青光眼。
因為知曉率低,青光眼的就診率也十分讓人擔憂。在青光眼患者中,能到醫院就診的不足20%,並且這些就診的患者中,多數病情已經發展得很嚴重,有的甚至到了幾乎失明才來就診。
症狀:容易和腸炎、神經性頭痛混淆
張大媽因為不斷地惡心、嘔吐被送進了胃腸科,可經過了幾天的點滴消炎後,還是不見效,直到視力突然下降到幾乎看不見時,才想起到眼科就診。
經過檢查,張大媽患上的並不是胃腸炎,而是青光眼。

很多患者都像張大媽這樣,對於青光眼的症狀不了解,認為只有眼部的症狀才和青光眼病情相符,出現嘔吐、頭疼的症狀後,只能想到到胃腸科、神經外科去就診,等到視力嚴重下降、甚至幾乎失明的時候才想到去眼科,但往往為時已晚。
事實上,青光眼是一種眼壓升高而引起的眼部疾病,而眼壓是受植物神經體液調節的。所以一旦眼壓升高,植物神經就會受到影響,與植物神經同源的大腦三叉神經、胃腸神經都會受到影響,就會引起一系列頭痛、惡心、嘔吐等症狀。
青光眼除眼睛疼、視力下降、虹視(看燈光時,燈光周圍出現彩色光暈)這些典型症狀外,還會有頭疼、惡心、嘔吐等症狀表現。
田曉隆主任認為,當患者有視力下降的表現,例如走路經常摔傷、撞門時,就證明他的視野可能已經受到損害,在出現這些症狀時都需要及時就醫。
如何才能有效地治療青光眼呢?
35歲以上的人群,最好能夠做到每半年到一年去醫院做一個基本的眼壓檢查。
要注意的是,這個檢查不能等同於常規的體檢。如果覺得自己是青光眼的高發人群,那麼就更需要定期做些有針對性的青光眼檢查,通過眼底、眼壓、房角、視力視野的一系列檢查,都可以及時發現青光眼。
青光眼病人要注意情緒上的調節,盡量改變自己愛生氣的性格。不要暴飲暴食,因為過量飲食眼部神經也會受到刺激;日常生活中,避免在黑暗處用眼,在看電視時要開著燈。
對於青光眼患者來講,喝水也是有講究的。注意一次性喝水的量不要太多,因為體內的水量也會影響到眼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