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經常會聽到患者這樣描述病史,讓我哭笑不得。習慣性地重復這個回答後,我就開始重點檢查患者的黃斑了。
在一堆生澀的專業術語面前,大概患者能聽明白的,只有「黃斑」二字,才會總出現這樣的理解偏差吧。讓我們一起看看黃斑到底是什麼。
黃斑是眼底的正常結構
眼睛是像一個球形狀的結構,在我們自己看不到的深部,有負責接收和處理光信號的一層重要組織,叫視網膜。
它是貼在眼球內壁的一層透明的膜,好像雞蛋殼裡面那層白白的膜,上面有非常豐富的神經細胞和血管等組織。不同部位的視網膜,上面的、下面的、靠近鼻子一側的、靠近耳朵那一邊的,分別管轄著相對應區域的視覺功能。
黃斑,是視網膜組織中最特殊最重要的部分。它負責我們的中心視力,也就是眼睛盯得最清楚的那一個地方,全靠黃斑的神經。
因為結構上的不同,這個圓形小區域的視網膜是最薄的,中間是凹下去的,並且顏色偏黃,所以得名「黃斑」。
其他部位的視網膜負責周邊視力,使我們看到的東西不是一個點,而是有一定的范圍。我們平常主要使用的就是中心視力,因此,發生在黃斑的病變,對視力造成的影響最明顯。
如果我們給眼睛做一個檢查,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掃描視網膜,掃到中間凹下去的就是黃斑區。
黃斑如果出問題,會得哪些病?
可以簡單分為兩類:第一類,是黃斑特有的一些病。常見的有:
1.老年黃斑變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
這是與年齡增長有密切關系的一類常見眼病。黃斑區視網膜可以發生萎縮、出血、滲出、新生血管、瘢痕等各種改變,對視力影響較大。
2.黃斑前膜
黃斑前出現一層不正常的纖維增殖膜,通常發展較緩慢,視力下降明顯時需手術治療。
3.黃斑裂孔
長期黃斑前膜或者外傷、高度近視等原因可以導致黃斑出現裂孔,也就是黃斑區的視網膜組織斷開、缺損,形成了一個「洞」。這個情況,大多需要手術治療。
另外,還有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中漿)、中心性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中滲)、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PCV)、Stargardt病等。
第二類,是由於其他病變波及到黃斑導致的。常見的有:
1.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可導致多種視網膜病變,最終致盲。視網膜毛細血管循環的異常可導致長期視網膜水腫,進一步形成黃斑囊樣水腫,往往直到這時患者才感覺到明顯的視力下降。
所以再次提醒有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定期去眼科檢查眼底。
2.視網膜脫離
由於很多視網膜脫離從周邊部開始,最初只感覺到看東西某個方位有被遮擋的感覺。如果不及時就診,脫離發展到黃斑,視力就會明顯下降,手術後效果也不好了。
3.高度近視眼底病變
通常600度以上的近視我們叫做高度近視。高度近視可導致眼球多層組織萎縮變薄,黃斑可發生出血、裂孔等病變。一旦病變累及黃斑,治療效果並不好。
所以高度近視的人,最好也能定期查一下眼睛,建議一年一次。
還有視網膜動靜脈阻塞、葡萄膜炎等黃斑周圍的組織病變,都可以影響黃斑。
如何保護好黃斑?
1.不要盯著強光源看
包括太陽、激光筆、電弧光等強光源,要盡量避免直視,否則可能造成黃斑被灼傷,導致永久性的視力下降或眼前黑影。
2.慢性疾病控制好,定期復查眼睛
控制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保持規律的作息,並懂得及時看醫生。
3.保持日常膳食均衡,戒掉煙酒等不良習慣
無論對眼睛還是對身體,好的生活習慣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4.注意佩戴太陽眼鏡預防年齡相關性的黃斑變性
研究表明,老年黃斑變性的發生與陽光照射、吸煙、飲酒、心血管疾病等均有相關性。應避免長時間暴露於陽光下,並佩戴合適的太陽眼鏡,可能有助於減少黃斑疾病的發生。
同時,也能有效預防白內障等疾病。
此外,一些研究表明抗氧化維生素等制劑對防治老年黃斑變性有一定效果,但並未得到廣泛證實。目前臨床上多是用於已經發現黃斑病變的患者的輔助治療,並沒有用於預防黃斑疾病。而對於黃斑前膜、黃斑裂孔、遺傳性黃斑營養不良等疾病,目前並沒有預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