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青少年近視的患病率在逐年增高,且發病年齡呈低齡化趨勢。近視已經成為影響國民身體素質的最常見眼病。因為近視不僅僅是視力差,如果沒有預防和控制好,高度近視患者還容易出現視網膜脫離、黃斑病變等嚴重並發症,進而導致失明。
近視發生的原因包括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由遺傳因素引起的多為高度近視,大多數近視是由環境因素引起的,即近距離用眼過度和用眼衛生不良。
不良的用眼習慣是導致近視的重要原因。
用眼過度是青少年近視發病率上升的重要因素,每天學習時間長、一次持續時間長及睡眠時間短(二長一短),課外作業多、考試多及課外活動時間少(兩多一少)加重了眼睛的負擔。收看電視和玩電腦游戲等重了眼睛的負擔。尤其在寒暑假期間,沒有父母的管束,孩子們可以毫無節制地看電視、玩電腦,使得寒暑假成為近視的高發時期。
不良的用眼習慣包括用眼過近,在動蕩的車廂內閱讀,邊走邊讀,在陽光直射或昏暗的光線下閱讀,躺在床上閱讀等,更促進了近視的發生。
控制近視重在預防
兒童的眼球仍處於發育階段,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改變。過度用眼和不良的用眼習慣非常容易促使近視的發生。因此,近視的防治重在預防,主要應放在改善視覺環境方面,養成良好的讀寫習慣和姿勢,避免用眼過度。讀寫環境照明應合適,光線不應過暗或過亮。注意鍛煉身體,多進行室外活動,增強體質,合理的飲食習慣,避免偏食等。
配鏡——矯正青少年近視的正確方法
兒童近視的矯正主要是配鏡,家長切不可輕信某些儀器和藥物。有些家長認為“近視最好不戴鏡,越戴會越深”,這是不科學的,超過100度以上的近視一般主張配鏡,若不配鏡,由於上課看不清楚不僅影響學習,而且容易疲勞,反而會促使近視的發展。當然如果孩子度數較低(300度以下)或裸眼0.7以上,在視近處時可以不戴眼鏡。
准確的驗光是配鏡的關鍵,兒童驗光需要散瞳,在眼睫狀肌麻痺下進行,以控制調節作用,排除假性近視。OK鏡(角膜塑型術)和RGP(硬性透氣性隱性眼鏡)有一定減緩近視發展的作用,對於近視發展較快的兒童可考慮配戴。漸進多焦點眼鏡也有減緩近視發展的作用,但僅適用於有內隱斜的兒童,而內隱斜者僅占人群中的少部分。對於有外隱斜的兒童,反而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