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性白內障常見的病因有眼球穿透傷,眼球頓挫傷以及電擊傷等,其具體發病原因及機制如下敘述。
一、外傷性白內障的發病原因
常見的病因有眼球穿透傷,眼球頓挫傷以及電擊傷等。
1、頓挫傷白內障:多由拳擊、球類或其他物體撞擊眼球所致。房水傳導使外力作用於缺乏彈性的晶狀體,同時在玻璃體表面產生反彈。故鈍挫傷引起晶狀體混濁具有多樣性,即Vossius環狀混濁、玫瑰花樣混濁、繞核性白內障、點狀白內障和全白內障。在鈍挫傷白內障中,外傷使晶狀體上皮功能受到破壞,從而導致淺層皮質晶狀體纖維水腫、變性,最終產生局限且永久的薄層空泡區。隨著時間的發展,新的正常的晶狀體細胞形成,受傷的上皮層被壓縮並包埋,從而進入深層皮質,最後形成混濁。
2、穿通傷白內障:眼球穿透傷同時使晶狀體囊膜破裂,房水進入晶狀體內,引起纖維水腫、變性和混濁。如果穿孔極小可自行閉合,使晶狀體出現局限性小混濁,不再發展。但晶狀體囊膜破損後,多數人皮質迅速出現混濁。穿孔大的還可因晶狀體皮質過度膨脹,引起繼發性青光眼。
二、外傷性白內障的發病機制
在對外傷性白內障的基礎研究中,發現各種應急因素,如氧化性物質、紫外線、毒性物質等可以啟動晶狀體上皮細胞的凋亡。故認為晶狀體上皮細胞凋亡是人與動物非先天性白內障的一種普遍的細胞學基礎。國內已經建立了鈍挫傷白內障大鼠模型,發現SD大鼠實驗眼晶狀體上皮細胞超微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細胞核膜破損、內陷,染色質固縮;線粒體結構破壞,呈空泡樣改變,數量減少;內質網擴張,符合細胞凋亡的形態表現。由此可見,鈍挫傷白內障的發生可能與晶狀體上皮細胞凋亡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