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與分類
最常見的原因是由於角膜各徑線的曲率半徑大小不一致,通常以水平及重直兩個主徑線的曲率半徑差別最大。晶狀體雖也可產生散光,但不是主要原因。臨床上將散光分為規則散光和不規則散光兩類。
1、規則散光:角膜各徑線上的曲率半徑大小不同,在角膜的一個主徑線的曲率半徑最小,即屈光力最強,而與此徑線垂直的另一主徑線的曲率半徑則最大,即屈光力最弱,當平行光線通過後不能形成焦點而形成兩條相互垂直的焦線。
規則散光根據各徑線的屈光狀態分為5種:
(1)單純近視散光一個主徑線為正視,另一主徑線為近視。
(2)單純遠視散光一個主徑線為正視,另一主徑線為遠視。
(3)復性近視散光兩個互相垂直每徑線均為近視,但近視的度數不同。
(4)復性遠視散光兩個互相垂直的主徑線均為遠視,但遠視的度數不同。

(5)混合散光一個主徑線為近視,另一個與其垂直的主徑線為遠視。生理上垂直徑線屈光力大於水平徑線的屈光力,如果散光符合這種規律稱為循規性散光,反之稱為逆規性散光。
2、不規則性散光:眼球的屈光狀態不但各徑線的屈光力不相同,在同一徑線上各部分的屈光力也不同,沒有規律可循。常是由於圓錐角膜、角膜雲翳或晶狀體疾病等所致角膜或晶狀體屈光面高低不平所致。
臨床表現
1.視物模糊看遠看近均不清楚,低度者視力尚好,高度散光視力明顯減退。
2.眼疲勞高度散光者常無此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但低度散光患者較明顯。
3.不正常的頭位高度不對稱散光或斜散光患者可有頭位傾斜和斜頸,當散光矯下後斜頸可以消除。
4.高度散光患者不論注視遠處或近處常瞇著眼看,以達到針孔或裂隙的作用。近視患者僅於看遠時瞇眼。
治療
1.輕度規則散光如無眼疲勞或視物模糊,可不必矯正,反之如有上述不適、雖然度數不高也應矯正。
2.高度散光患者應以柱鏡矯正,如不能適應全部矯正,可先予以較低度數,以後再漸增加。
3.不規則散光不能用柱鏡矯正,可試用接觸鏡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