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引起多種眼病,其中以糖尿病性白內障最常見,卻最容易被忽視。患者中發生糖尿病性白內障的幾率超過一半,它會導致患者的視力下降、受損,甚至失明。
糖友眼病或與糖尿病有關
在正常情況下,眼球內的晶狀體通過一層細胞膜吸收眼球中的營養物質,並排除代謝產物,維持營養平衡。而當患有糖尿病時,由於體內胰島素缺乏或體內某些酶(如半乳糖激酶)的活性降低,血糖濃度增高,導致眼內房水的滲透壓增高,晶狀體即吸收水分而腫脹,進而斷裂、崩解,最終導致晶狀體混濁。
糖尿病性白內障有何特點
白內障一般分為老年性白內障和糖尿病性白內障,而糖尿病性白內障又分為真性糖尿病性白內障和假性糖尿病性白內障。前者較少見,多發生於血糖控制不佳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表現為雙眼發病,進展迅速,可在數周或數月內晶體混濁,視力迅速下降。
而後者和老年性白內障難以區別,但與一般老年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白內障發生率要高、發病年齡要早、發病速度要快,血糖控制不好、病程長的糖尿病患者發病率就更高。此外,糖尿病性白內障最典型的症狀是在白內障形成之前,血糖濃度升高,變為近視;血糖濃度降低後,又會變正常。
如何治療糖尿病性白內障
早期糖尿病性白內障以藥物治療為主,主要有兩條途徑:1.控制白內障的發生、發展;2.溶解白內障。在現有的許多防治白內障的藥物中,應用最多的是抗氧化劑和晶體蛋白保護劑。當白內障發展到成熟或近成熟時,在控制好糖尿病的前提下,可進行白內障摘除術,否則很容易引起感染和眼內出血等並發症。
糖尿病性白內障早期沒有任何自覺症狀,等到症狀出現時已是較嚴重的階段。因此,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應定期進行眼科檢查,防治眼部並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