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表明,寶寶90%的信息都是由眼睛吸收的。但寶寶的眼睛又時常會出點小狀況,缺乏經驗的媽媽常常會把“針眼”(麥粒腫)等同於霰粒腫。到底該怎麼區分和治療,不妨來看圖說話!
麥粒腫(針眼)
生了“針眼”的寶寶通常會鬧,讓媽媽看在眼裡煩在心裡。民間各種偏方煞是熱鬧,用針刺破膿包,躲在門後看針眼等。
1、治療麥粒腫
麥粒腫是睑板腺的細菌感染,表現為紅腫熱痛,抗生素滴眼液會加速痊愈,不需要手術。

(紅腫有白色膿頭的麥粒腫)
2、弄不清麥粒腫
很多媽媽都不會分辨麥粒腫(針眼)與霰粒腫,只要是寶寶眼睑上長了小包塊,一律當做“針眼”來治療,以為等膿頭破了自然就會好了。
事實上,麥粒腫不需要手術治療,但如果寶寶得的是霰粒腫,一個月還不見好,一定要看眼科醫生,做手術才能好哦。
3、見識一下霰粒腫
同是眼睛上的一個疙瘩,卻不同名,也叫睑板腺囊腫,是睑板腺開口處阻塞,看著難受其實不疼。

(沒有膿頭的霰粒腫)
治療霰粒腫
★不用抗生素,數周至數月自我吸收,一個月不減小反而增大,要看眼科醫生,需要囊腫切開刮除手術。兒童需要全麻。
★熱敷(一天四次,每次15分鐘)和睑板腺按摩會加速油脂排出。
★孩子反復睑緣炎和霰粒腫,要考慮蠕形螨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