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結果表明,每3位VDT上班族就有1人患干眼病,發病率非常高,而且“眼干、流淚、充血”為3大症狀,因此該研究小組呼吁“有上述症狀的人不要只是自我診斷,務必要去看眼科”。上述調查結果是在日本眼科醫學會9月18日在東京召開的記者發布會上公布的。
此次調查的特點是,以在工作單位接受VDT檢查的受診者為對象,由眼科醫生對“眼淚的質和量”及“角膜損傷”進行檢查後,診斷是否患有干眼病。發布調查結果的京都醫科大學眼科副教授橫井則彥(照片)說,“雖然過去有過以預想發病率較高的醫院受診者為對象的調查,以及基於對象自覺症狀自訴的調查,但是由眼科醫生到工作單位進行的調查在全世界尚無先例”。
從2000年11月到2001年8月間,該研究小組首先以1025名在工作單位接受VDT檢查的VDT上班族為對象,聽取了隱形眼鏡的使用情況、VDT工作時間和眼部症狀等情況。之後,通過分析是否有“淚液質和量的異常”和“角膜上皮(Corneal Epithelial)損傷”等症狀,診斷干眼病。
檢查淚液異常時,進行了淚液分泌功能(Schirmer)測定(將濾紙在白眼球和下眼皮之間夾5分鐘,以測定淚液量)和淚液膜(Tear Film)破壞時間測定(BUT:用螢光素給淚液著色後,測定干燥時間)。只要有一項異常,就斷定“淚液質和量存在異常”。如果同時存在淚液質和量異常和角膜上皮損傷,就確診為干眼病,如果只是存在其中任一項,就視為“疑似干眼病”。調查對象的平均年齡為36歲,男性為542人,女性為483人。
結果發現,1025人中320人(31.2%)單眼或雙眼被確診為干眼病。449人(43.8%)單眼或雙眼為疑似干眼病,雙眼均不是干眼病的只有256人(25.0%)。被確診為干眼病的人,“眼睛紅,眼球充血”、“感覺眼干”和“流淚”的自訴在統計學上明顯增多。雖然干眼病在隱形眼鏡使用者中較多,但並沒有發現因隱形眼鏡種類(軟或硬)不同而引起的差異。從男女性別上來分,女性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