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骨膜炎的臨床表現
1.前部眶骨膜炎
(1)急性眶骨膜炎:多為副鼻窦感染所致。最初可見感染處皮膚紅腫或結膜充血、水腫,繼則於眶緣部發生局限性堅硬的腫塊,有自發性疼痛及觸痛,疼痛可延及眉部,夜間尤甚。嚴重者尚可伴有發熱、頭痛、嘔吐等症狀。輕者數日後炎症即逐漸消退;病熱嚴重者可致化膿,甚至引起骨髓炎,形成死骨,膿腫破潰後常造成瘘管。
(2)慢性眶骨膜炎:多為結核、梅毒所致。
①結核性眶骨膜炎:多見於20歲以下的結核病患者,外傷常為誘因。其典型變化是所謂“無熱膿腫”的形成。膿腫穿破或切開後,用探針可觸至粗糙的骨外表面,壞死的骨片或碎屑可自創口排出。創口周圍的皮膚組織向內翻卷,久不愈合;或雖愈合,但由於瘢痕組織與骨壁發生粘連,以致形成睑外翻及眼睑閉合不全。
②梅毒性眶骨膜炎:見於晚期梅毒,常發生在眶上緣處,眶骨膜逐漸變厚,很少形成膿腫,有時可致梅毒瘤。
2.後部眶骨膜炎
主要表現為眼球突出及眼球後部的壓痛,而眼外部常無明顯發炎現象。病變愈向後發展對於視神經的威協愈大,特別是眶尖部骨膜炎,預後較前部眶骨骨膜炎嚴重,常可形成“眶上裂”或“眶尖”綜合症。如果骨膜下膿腫向眶內穿破,則可引起眶蜂窩組織炎,甚至向顱腔蔓延引腦膜炎而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