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散光的臨床分類:臨床上將散光眼的常見分類分為:規則散光和不規則散光兩種。
屈光力差別最大的兩條經線為主經線,兩條主經線互相垂直,為規則散光。這種散光多為先天性。
不規則散光是各子午線的彎曲度不一致,如角膜瘢痕、角膜小面、圓銀角膜或某些內外眼手術後等所引起。
散光眼往往和近視眼或遠視眼交織在一起,情況比較復雜,通常可分成以下幾類:
(1)不規則散光:角膜各部分的屈光度不同,無規律可循,矯正非常困難。
(2)規則散光:角膜在相互垂直的兩條子午線上彎曲度不一樣,屈光度不一樣,被稱為規則散光,可以用圓柱鏡片矯正。
二、散光有哪些症狀和體征?
a、視力模糊:視力模糊與散光的程度和方式密切相關。有輕度散光的人視力通常正常,但在看某一距離的物體時可能出現頭痛、眼疲勞和視力模糊。有嚴重散光眼的人視物不清和扭曲。

b、視力疲勞:對於視網膜上的模糊圖像需要不斷進行精細調節,加上視物發生扭曲,故散光眼,特別是遠視散光眼患者,容易發生視力疲勞。復性遠視散光眼的年輕者往往可以用調節進行彌補,根據調節程度可以形成假性單純性遠視散光、假性單純性近視散光或假性復性近視散光。
c、不正常的頭位和眼位:雙眼有高度不對稱散光者,為了看得更清楚,往往采取傾斜頭位而導致斜視,散光矯正後可以恢復。高度散光者看遠處目標時常常瞇眼,達到針孔和裂隙作用,以提高視力。通過針孔或裂隙看東西,可以減少散光對視力的影響。
先天性散光很常見,後天性散光比較少見。
三、散光眼的診斷
1.散光患者多數伴有不同程度的近視或遠視。
2.視力減退:散光病人看近看遠都不清楚,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復視,視物變形等。
3.視力疲勞:眼脹痛、頭痛、惡心、嘔吐等。
4.眼底檢查:眼底變化不大或有時見到乳頭呈垂直橢圓形。
5.用裂隙鏡片或散光表檢查即可診斷。
6.散瞳驗光可確定散光的類型。
(1)單純遠視散光,—條經線為正視,與其垂直的經線為遠視。
(2)單純近視散光。—條經線為正視,與其垂直的經線為近視。
(3)復性遠視散光,兩條互相垂直的經線均為遠視,但其折光力不相等。
(4)復性近視散光,兩條互相垂直的經線均為近視,但其折光力不相等。
(5)混合性散光,兩條互相垂直的經線折光力不相等,即—條經線為近視,另—條經線為遠視。
7.規則性散光,可用適當度數的圓柱鏡矯正。
8.不規則性散光不能用圓柱鏡橋正,可用角膜接觸鏡給以提高視力。
四、散光眼的配鏡矯治
散光的矯正方法,主要是配戴眼鏡,散光眼鏡在某一角度會有特別的弧度,以矯正患者眼睛在該角度的散光;隱形眼鏡或激光矯視手術亦可矯正散光的問題。

高度散光患者應以柱鏡矯正,如不能適應全部矯正,可先予以較低度數,以後再漸增加。
不規則散光不能用柱鏡矯正,可試用接觸鏡矯正。不規則散光矯正起來比較困難,療效常不滿意,可試戴隱形眼鏡,部分患者可以得到較好的效果。戴隱形眼鏡確實有一些注意事項,只有注意好了,才能戴出效果。
五、兒童散光眼的預防
留心觀察,發現有問題,帶到眼科醫院做檢查。
最好3-4歲時做第一次全眼部檢查,以後毎年定期眼部檢查1-2次。
指導幼童認識那些是危險的游戲和玩具,以減少眼外傷。
指導幼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便用手或其化物品接觸眼睛,以避免傳染眼疾,若感染眼疾時盡量減少外出。
看書時光線要充足,光線最好來自左後方;看書姿勢要正確,並且保持在30公分至40公分之間的距離。
不要在搖晃的車上看書,也不要躺著看書。
選擇讀物時字體要清晰,不可太小。
電視放置高度在眼睛平行線下方一點點,若看電視須距離電視畫面對角線的5-7倍。
連續看書不超過一小時,毎30分鐘休息5分鐘。
營養要均衡。
多到郊外游玩,多看遠處綠色曠野。
需配眼鏡者,應由驗光師檢查後配鏡。